霉菌毒素污染
霉菌毒素的污染已成为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无时不在的威胁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平均有2%的粮食不能食用。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因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致使畜牧业每年遭受14.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霉菌毒素的污染通常是一个具有连续效应的过程,开始于田间,随后在收获、干燥和储藏过程中逐步增加。饲料膨化或高温制粒可将真菌和霉菌杀死可以停止霉菌毒素的产生,但不能消除已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出于原料成本和生物安全等方面考虑,水产饲料中动物性饲料原料用量越来越少,植物性饲料原料用量越来越大,对我国常用植物性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样调查发现(2013年),被检样品中普遍存在6中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而且都是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各种霉菌毒素之间具有累加或协同效应。
2013年全国抽样监测数据
霉菌毒素 |
玉米 |
麸皮 |
豆粕 |
DDGS |
|
黄曲霉毒素B1 |
检出率 |
50.0% |
46.2% |
33.3% |
94.1% |
平均含量(ug/kg) |
5.98 |
0.25 |
1.00 |
9.83 |
|
呕吐毒素 |
检出率 |
92.9% |
92.3% |
54.5% |
100% |
平均含量(mg/kg) |
1.01 |
0.44 |
0.05 |
1.36 |
|
玉米赤霉烯酮 |
检出率 |
100% |
100% |
54.45% |
100% |
平均含量(ug/kg) |
109.08 |
14.92 |
9.19 |
882.68 |
水产动物对多种霉菌毒素都比较敏感,尤其是对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最为敏感。一般来说,冷水鱼对霉菌毒素的敏感度远远高于暖水鱼类,幼鱼敏感度高于成鱼,鱼虾养殖中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症、并发症在生产中屡见不鲜,霉菌毒素的污染和中毒已经被养殖者认为是“底色病”,鱼类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蟹水肿病,对虾烂肢病等都与此有关或因此加重。
因此,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水产养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霉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危害
|
慢性蓄积性中毒 |
急性中毒 |
例证 |
黄曲霉毒素 |
体表着色变差。抑制免疫器官的发育,细胞水平免疫和淋巴细胞DNA的合成,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增加。生长变慢、饵料系数增加、表观消化率降低 |
肝胰腺组织的病变,肝坏死或结节,肝细胞瘤,肝细胞癌 |
虹鳟鱼0.4ppb黄曲霉毒素饲料15个月,14%肝细胞癌;20ppb8个月58%肝细胞癌 |
呕吐毒素 |
侵害消化道、胸腺及肠道病变,采食量下降、拒食,日增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率下降,出现缺乏症 |
食欲废绝,个别品种有呕吐,负增重 |
虹鳟鱼幼鱼才是1-13ppm呕吐毒素日粮4周,体重下降,20ppm拒食 |
T-2毒素 |
消化道溃疡,采食量下降,生长抑制,红细胞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下降,出现缺乏症 |
肠道出血,内容物回流 |
鲶鱼2.5ppm16周生长抑制;15ppm肠道出血 |
烟曲霉毒素 |
增重显著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 |
血细胞压积下降,破坏肠道上皮细胞,负增重 |
鲶鱼幼鱼20ppm日粮10周,罗非鱼40ppm8周,增重下降 |
玉米赤霉烯酮 |
与雌激素竞争受体,亲鱼产卵数下降 |
种鱼繁殖障碍 |
影响大西洋鲑、虹鳟鱼的生殖系统发育 |
赭曲霉毒素 |
肾脏近曲小管阴离子运输系统,造成肾小管退化、萎缩,使肠道淋巴腺体坏死,增重减慢,饲料转化效率降低 |
肾脏病变,肾小管坏死,胰腺外分泌细胞坏死,负增重 |
鲶鱼幼鱼1ppm增重显著降低,4ppm饲料转化率降低 |
全球首创 技术领先
吸附剂主要以蒙脱石和寡糖等为主,吸附效果主要依赖于吸附剂石头含有极性基团和适合的吸附位点,大部分吸附剂只对吸附黄曲霉毒素有效,对其他霉菌毒素没有吸附能力,且容易吸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同时在肠道时会解吸附,生物脱毒法是专一的、不可逆的高效脱毒方式,对于不能被吸附的霉菌毒素,只能采用生物酶解的脱毒方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计成教授、马秋刚教授、赵利红博士带领科研团队历经十年潜心研发,经过大量实验反复验证,终于筛选出能够针对性降解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多种霉菌毒素的菌株,降解率高达98%,该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30571353, 31072063)、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 2004DA125184(团)0806),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项目(编号:IRT0945)及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编号: nycytx-41-)项目资助。已经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专利号:ZL 200910242938.3,专利号:ZL201010920651.2。)。
2009年12月“降解黄曲霉毒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解毒酶的作用机理”通过教育部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百酶解产品
产品设计思路:系统设计 解决方案 创造价值
根据不同动物品质和原料等情况,将产霉菌毒素降解酶的有益菌类及其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降解酶、免疫增强酶、有益菌等进行系统配方组合,产品的针对性更强,为用户创造价值;
百酶解特点:
1、生物酶解脱毒,克服了吸附类产品的缺陷,不会吸附营养物质,且适口性好、酶解专一、不可逆,对不能吸附的毒素均可高效酶解;
2、效果稳定可靠、安全高效,可持续酶解,酶解效率可达98%;
3、本身就是有益菌,维护消化道健康;
4、产多种酶及抑菌物质,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消化率;
百酶解(禽用)产品功效:
1、高效降解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
2、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改善水产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3、提高日增重,改善饵料系数;
4、改善水产品品质:促进着色,明显改善对虾体色志野生状态,消除养殖鱼类的泥腥味,减少氧化应激和拉网应激;
5、净化水质,减少塘中氨态氮和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减少水质性鱼病发病率。
百酶解作用机理:
1、分解毒素
通过与霉菌毒素接触,使其结构发生改变。黄曲霉毒素氧杂萘邻酮环的甲氧基和芳香内酯毒性官能团被破坏;玉米赤霉烯酮的内酯环毒性官能团被破坏;通过去环氧键和去乙酰基反应降解呕吐毒素等7种霉菌毒素。
2、维护肠道健康
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枯草芽孢等有益菌,可补充肠道有益菌防止菌群紊乱,同时这些有益菌还可通过竞争性排斥有效防止致病菌在肠道内定植,维护肠道健康。
3、保肝护肝
产品中含有的免疫增强酶,其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消除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4、改善水质
有益菌有效分解水体中大分子有机物(粪便、饵料等)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抑制有害藻类生长,霉菌毒素被酶解,在环境中的蓄积减少。
用法用量
本产品适用于所有海、淡水的养殖,即可饲喂也可以外用改水
1、外用:100g/亩.米,用塘水稀释后全塘泼洒,开增氧机;
2、饲料中添加:视饲料原料情况酌情添加
常规预防和轻度污染、提高免疫 |
200-500克/T全价配合饲料 |
中毒污染 |
500-1000克/T全价配合饲料 |
解毒及严重污染 |
1000-2000克/T全价配合饲料 |
包装规格:
1、20kg/袋或25kg/袋
2、1kg×20袋或25袋
储存: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保质期:推荐保存条件下12个月。
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霉菌毒素检测服务,使产品更有针对性,确定最合理的添加量。